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实用医药》 > 2007年第3期
编号:11527163
超声在涎腺肿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8年2月24日 王冬梅 申素芳 李 涛 陈宏伟
第1页

    参见附件(1118KB,5页)。

     2.4.3 在15例涎腺恶性肿物图像中可见病变后方中心声影呈三角形,而且较弱,而33例涎腺良性实性肿物后方的中心声影明显增强。

    48例涎腺疾病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对照,仅用二维超声诊断良性肿物24例,病理诊断33例,误诊9例;仅用二维超声诊断恶性肿物15例,病理诊断9例,误诊6例。仅用二维超声诊断涎腺肿物区分良、恶性的正确率为69%,敏感性 60%、特异性73% 、假阳性率40%、假阴性率27%。其中良性内囊性肿物二维超声诊断1例,病理诊断1例,囊性肿物诊断的符合率为100%。而二维超声结合CDFI、CDE、SonoCT技术共同诊断良性肿物30例,病理诊断33例,误诊3例;而二维超声结合CDFI、CDE、SonoCT技术共同诊断恶性肿物13例,病理诊断15例,误诊2例。而二维超声结合CDFI、CDE、SonoCT技术共同诊断涎腺肿物区分良、恶性的正确率为90%,敏感性 87%、特异性91% 、假阳性率13%、假阴性率9%。其中良性内囊性肿物超声诊断1例,病理诊断1例,囊性肿物诊断的符合率为100%。比较上述两种方法,P<0.005 ,有显著性意义。结果表明,综合几种技术共同用于涎腺肿物,在肿物良、恶性方面有很大的优越性。尤其是SonoCT技术,它具有改进图像质量,剔除伪像从而提高图像对比和细微分辨力,使超声对涎腺肿物诊断的准确性得到提高。

    3 讨论

    涎腺肿物的发病率约为0.8~1.6/10万人口,本组病例腮腺肿物的发病率为86.5%,颌下腺肿物发病率仅为13.5%。这与文献报道的涎腺肿物的80%发生于腮腺基本相符[1]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,详见PDF附件(1118KB,5页)